close

資料來源:台東縣政府網站


景點簡介:
   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前身是民國74年成立的貝殼陳列館,民國83年省立博物館以此為基礎,設立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,將原本的貝殼標本做有系統的整理、展示與研究,現有館藏557種的貝殼標本,同時增設礦物展示室,蒐集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寶及礦石,館藏日漸豐富,是結合自然資源和教學的自然博物館,也是了解東海岸蘊藏珍貴海洋及山脈資源最好的教室。

  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設立,證明美麗的東海岸擁有的不只是海天山色,來自海洋深處的生物演化證物更是大自然所賜予最神奇的禮物。



 
景點特色:
  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貝殼標本,以都被視為活化石的阿當嵩翁戎螺和龍宮翁戎螺最受注目。

  阿當嵩翁戎螺是在距今5億7千萬年前即出現的翁戎螺科,在19世紀末又發現現生種,因此被視為活化石。

  阿當嵩翁戎螺喜歡吃海綿,不僅擁有大型而美麗的外殼,並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,是貝類研究者或集貝者不能錯過的珍貴標本。

  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阿當嵩翁戎螺,是民國86年購置,直徑10公分,產地在巴哈馬深海。

  龍宮翁戎螺也被視為活化石,民國58~59年在釣魚台列島海域發現大量龍宮翁戎螺,造成「龍宮貝震撼」,進而促使中華民國貝類學會的誕生。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龍宮翁戎螺,直徑8.5公分,屬小型龍宮翁戎螺,產地在台灣東北海域深海。



  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三樓礦物展示室,陳列花蓮和台東地區礦石岩石200多件,包括產自海岸山脈的軟玉、台灣藍寶石和總總石等寶石,以原石和雕琢品對照方式,提供遊客認識和了解這些美石在工藝上的應用和價值。

  台灣藍寶原石第一次出土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,由原住民在都蘭山發現,為高70公分,寛30公分,長30公分的藍色半透明石頭,正式揭開東海岸山脈尋寶的熱潮。

  目前在東海岸山脈除偶爾可以撿到小原石外,原產礦脈已經停產。台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館藏台灣藍寶原石高29.5公分,寛21公分,長21公分,是於民國87年購置。

台東『砂城小布民宿』&綠島『翔鼎民宿』
聯合網站:
www.xiaobu.com.tw
無名相簿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GIbryant 
臉書社團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home.php?#!/group.php?gid=12066152127993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砂城小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